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主任邁入秋冬時節,台灣因為東北季風、背風面地區的擴散不佳的原因,尤其是中南部地區進入空氣品質不佳的期間,隨著媒體廣泛報導細懸浮微粒PM2.5污染,空污議題受到全民重視,連帶著深澳燃媒電廠政策持續受到關注。也因此在今年3月14日深澳電廠環評大會,在委員票數平手時,由當時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投下關鍵的一票,最後以9比8全案審核修正通過,引起地方政治人物和環保團體的質疑與反彈,顯示深澳電廠的環評爭議猶如一顆未爆彈。沒想到半年後,10月8日在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環評大會,在開會前夕,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發表辭職聲明後,會議在官方代表出席人數的絕對優勢下,表決獲得壓倒性通過。兩次環評結果都是「順了官意、逆了民意」,環保團體批評環評制度蕩然無存。也許是造化弄人,兩次環評都與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有關,不論任內或卸任都成就深澳廠、觀塘站。就在史上「最黑暗」的中油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評大會通過幾天後,曾經保證深澳是「乾淨的煤」的行政院長賴清德隨即宣布停建深澳電廠,理由是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完工後,供電充分餘裕,可以取代深澳電廠的機組。這半年多來的決策過程,的確印證詹順貴前副署長的辭職聲明內容,指出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對於環評制度正常運作的影響力。這種「觀塘換深澳」的決策轉變,被外界批評「藻礁換深澳」、「8學者缺席還賠上1個副署長」、「環評是玩假的,通過環評大會的案子也可以交換,讓30年的環評會毀於一旦」、「政治決定,政策反覆」、「停建深澳電廠是選舉考量」、「政策180度大轉彎,把能源政策當兒戲」等。深澳燃煤電廠影響的是空氣汙染、生態、健康衝擊,觀塘案則是天然氣接受站影響藻礁生態衝擊,兩個截然不同的案卻可以互相交換,的確容易讓人聯想是政治性的決定。但如果從公共政策的決策模式觀察,這種讓「深澳廠很『深奧』、觀塘站真『官談』」的決策模式,印證美國學者魏達夫斯基(Wildavsky)指出:「政策是一門科學,需要的是高度熟練的分析技能,更是一門藝術,需要的是運作自如的政治技巧」。的確行政院長賴清德展現分析「觀塘換深澳」的電量供需差異的能力,更展現在「觀塘」環評爭議餘波盪漾的同時,在輿論錯愕下宣布停建深澳的政治技巧。如果進一步觀察這半年關於牽涉能源、環境、生態、健康議題的決策過程,更可視為經典的「垃圾桶決策模式」。「垃圾桶決策模式」是一種以非理性觀點來解釋「無政府狀態」的決策過程。以「觀塘」、「深澳」這兩個「能源兄弟」政策觀察,政策的目標多元到幾近模糊,小英政府既要堅持「2025非核家園」,又要面對缺電問題,不能漲電價問題,增碳與空汙問題,面對提高再生能源占比問題,尤其是最重視的選票,因而在「不用核、不缺電、不漲價」的原則下,不容易找出能清楚達成這些多元到焦點模糊目標的方法,加上重視流動性的輿論,使得環評制度變得像是處於「無政府狀態」,不具有法律執行力,甚至政治混亂的狀態。因此,當社會輿論、環保團體、選舉競爭對手批評政府的決策反覆、政治考量時,行政院長賴清德正充分展現他讓「深澳廠很『深奧』、觀塘站真『官談』」的電力分析能力與政治技巧。相關新聞影音______________【Yahoo論壇】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。有話想說?不吐不快!>>> 快投稿Yahoo論壇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免費電影下載 辣妹影音頻道 免費遊戲 免費紅利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gddfjdfgh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